2025年,当全球物联网设备的连接数量预计突破300亿,AIoT作为人工智能与物理实体的超级连接器,随着5G、生成式AI、空间计算等技术交叉融合,正以迅猛态势重塑产业格局。
在这场万物智联的变革中,中国AIoT企业展现出三大优势:端侧AI算力突破让设备更聪明,行业大模型沉淀使场景更专业,生态协同能力让产业更联动。人与机器共存背后,是其基于核心技术突破在垂直场景的大规模落地,实现从算法应用、数据中台、边缘设备到家庭、城市的全面智能化,以“AI+IoT”双轮驱动模式撬动起一个千亿级市场。
近日,AIoT独角兽特斯联完成递表后首次招股书更新,发布2024年业绩并公布了全新空间智能战略方向。
招股书显示,截至2024年12月31日,特斯联2024年度收入达18.43亿元,相较2023年同比提升83.2%。2022-2024年公司业绩分别为7.38亿、10.06亿、18.43亿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8.0%,是业内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,增长韧性与发展潜力强劲。
特斯联重庆AI Park
物理世界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天然试验场,场景复杂多变。目前特斯联已构建了覆盖多种空间的AIoT场景矩阵,业务包括AI产业数智化、AI城市、AI人居、AI能源等领域。
其中,AI产业数智化作为特斯联最主要的收入构成,根据招股书,2024年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由2023年的6.24亿、大幅提升至16.4亿,涨幅达162.9%。随着产业数智化需求激增,该业务以人机协同与跨场景联动为核心,加快千行百业实现数智化转型,例如智能商业平台、智能商业运营、智慧新零售及智慧产业园区等,整体呈现出迅猛增长趋势。
2025年,自DeepSeek系列基础模型发布以来,其连锁反应也在各领域持续发酵。一方面,其大幅降低了AI市场对CUDA生态系统的依赖,国产品牌信创算力迎来发展新阶段,对智算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标准与要求;另一方面,全新的模型训练及推理范式,可以进一步压缩算力成本,加速了AI应用生态的爆发式增长,更多创新应用得以加速落地。
在此背景下,特斯联迅速调整了人员及团队结构,完成了业务体系升级,形成了AIoT领域模型、AIoT基础设施、AIoT智能体三大产品架构,以此打造空间智能。
特斯联
AIoT领域模型基于DeepSeek融合基座,特斯联采用了“多模态”及“模型+系统+应用”技术路径,构建垂直场景模型与智能应用,能满足行业用户的定制化需求,实现跨模态、跨场景的联动控制;同时在复杂任务处理方面效率已实现明显提升,可以为行业提供更精准的智能方案。
AIoT基础设施是特斯联空间智能体系的智算底座,以高效能绿色智算体为核心产品,包含一组硬件集群、四大软件平台和系列服务,帮助客户构建具备“芯、网、云、智”能力的全链路工具包,可实现开箱即用点。目前,AIoT基础设施层全线产品已适配DeepSeek系列模型,并完成对其他前沿开源模型优化。
AIoT智能体作为全栈空间智能交互界面,依托具身智能机器人与穿戴设备,以类人思考、长期记忆、高维感知及多智能体协同为主要特点,标志着特斯联在智能体产业的全面布局。结合DeepSeek系列模型,可以提升其任务执行效率与交互智能,进一步优化B、C端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在2020年迪拜世界博览会上,特斯联使用泰坦系列机器人,在8万4千余小时中完成对话超65万次、行程超32.2万公里,为约1250万名访客提供接待、出行和配送服务,且无发生重大故障或中断,验证了其强大的服务能力和可靠性。
截至2024年12月31日,特斯联产品覆盖中国、阿联酋、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全球160个城市、超800家客户端部署,拥有生态伙伴约1300个;在总客户数量由2022年的224个、2023年的330个拓展至342个,客户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,市场拓展能力强劲,现手上的订单金额已达到23亿。
财务数据方面,特斯联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实现了大幅缩减,由2022年的238天、2023年的180天,降至如今的104天。
如今,数智化成为全球产业的共识和趋势。伴随AIoT技术应用和场景落地,推动产业链、供应链、创新链的深度融合,将加速全球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,这也为特斯联在内的中国科技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。围绕“一带一路”,目前特斯联全球业务正加速扩张,在提升市场渗透率的同时,拓展海外版图,以在这一蓝海市场抢占先机。